图片
【传统文化】14首描绘夕阳的经典古诗词:人言落日是天涯,望极天涯不见家 以下是14首描绘夕阳的经典古诗词,每一首都以独特的意境展现落日余晖的美与哲思:图片
01.《暮江吟》唐·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。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真珠月似弓。 ——夕阳如金色绸缎铺展江面,江水半碧半红,色彩交织如画,后两句更以露珠如珍珠、新月似弯弓的比喻,将暮色温柔推向极致。02.《使至塞上》唐·王 维单车欲问边,属国过居延。征蓬出汉塞,归雁入胡天。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萧关逢候骑,都护在燕然。 ——塞外落日与孤烟、长河构成壮阔的几何画面,"圆"字赋予落日浑厚苍茫的质感,成为边塞诗中的千古绝唱。03.《登乐游原》唐·李商隐向晚意不适,驱车登古原。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。 ——以绚烂晚霞暗喻人生暮年,美好与短暂的交织,既是对自然的赞叹,也是对晚唐衰微的隐忧。04.《天净沙·秋思》元·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。 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 ——枯藤老树与落日组合成萧瑟秋景,游子羁旅之愁在黄昏中愈发浓烈,被誉为"秋思之祖"。05.《送灵澈上人》唐·刘长卿苍苍竹林寺,杳杳钟声晚。荷笠带斜阳,青山独归远。 ——僧人背影融入青山落日,斗笠染金,钟声杳杳,禅意与孤寂在斜照中浑然一体。06.《浣溪沙》宋·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,去年天气旧亭台。夕阳西下几时回? 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小园香径独徘徊。 ——以落日触发对时光流逝的怅惘,花落燕归的意象与夕阳呼应,含蓄道出人生无常的哲思。07.《渔家傲·秋思》宋·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 四面边声连角起,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 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。 羌管悠悠霜满地,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 ——边塞落日与烽烟、孤城构成苍凉画卷,将士的乡愁在壮阔背景下更显深沉。图片
08.《乡思》宋·李 觏人言落日是天涯,望极天涯不见家。已恨碧山相阻隔,碧山还被暮云遮。 ——落日成为思乡的象征,远眺的视线被青山暮云阻断,空间阻隔强化了游子的无奈。09.《定风波·暮春漫兴》宋·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。插花走马醉千钟。老去逢春如病酒。唯有。茶瓯香篆小帘栊。 卷尽残花风未定。休恨。花开元自要春风。试问春归谁得见。飞燕。来时相遇夕阳中。 ——暮春夕阳里,燕子与残春相遇,豁达中暗藏对春光易逝的轻叹,画面灵动而余韵悠长。10.《齐安郡中偶题》唐·杜 牧两竿落日溪桥上,半缕轻烟柳影中。多少绿荷相倚恨,一时回首背西风。 ——溪桥落日与柳烟交织,荷塘在夕阳中泛起粼粼金光,绿荷因西风转身的动态更添愁绪,画面明暗交错间尽显晚唐的细腻哀婉。11.《踏莎行·郴州旅舍》宋·秦 观 雾失楼台,月迷津渡。桃源望断无寻处。可堪孤馆闭春寒,杜鹃声里斜阳暮。 驿寄梅花,鱼传尺素。砌成此恨无重数。郴江幸自绕郴山,为谁流下潇湘去。 ——羁旅孤馆中,杜鹃哀鸣与沉沉暮色交融,斜阳成为困顿文人的心灵映照,雾气与暮光共同构建出迷离苍凉的意境。12.《普天乐·西山夕照》元·徐再思 晚云收,夕阳挂,一川枫叶,两岸芦花。鸥鹭栖,牛羊下。 万顷波光天图画,水晶宫冷浸红霞。 凝烟暮景, 转晖老树,背影昏鸦。 ——元代散曲以枫叶芦花为背景,鸥鹭牛羊点缀其间,落日红霞浸染水面如琉璃宫阙,冷艳与温暖并存,展现隐逸之趣。13.《苏幕遮》宋·范仲淹 碧云天,黄叶地,秋色连波,波上寒烟翠。山映斜阳天接水,芳草无情,更在斜阳外。 黯乡魂,追旅思。夜夜除非,好梦留人睡。明月楼高休独倚,酒入愁肠,化作相思泪。 ——秋日斜阳连接天水,芳草延伸至视线尽头,壮阔中暗藏乡愁,边疆诗人的苍茫心事与自然浩渺浑然一体。14.《望江南》唐·温庭筠 梳洗罢,独倚望江楼。过尽千帆皆不是,斜晖脉脉水悠悠。肠断白蘋洲。 ——女子倚楼凝望,千帆过尽唯余落日余晖,江水与斜光共同化作绵长的思念,将闺怨升华成永恒的时间意象。图片
—The end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论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